深切缅怀朱英国院士!杂交水稻研究50年,功业垂千古
8月9日,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呕心沥血驰骋稻海觅良种
风雨兼程捕获红莲惠万民
从1964年进入武汉大学水稻生育期遗传教学部重点科研组工作开始,怀揣“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的信念,朱英国院士为中国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事业奋斗一生。
朱英国院士留下的足迹
红莲型
马协A
粤泰A/9311R
红莲优6号
珞优8号
珞红3A 珞红4A
珞优9348
珞红4A
两优1318
武香A
武金2A 武金3A
WDIS 8906S 1103S 9759S
……
朱英国院士
为杂交稻水稻奉献一生!
1939
朱英国生于湖北省罗田县
1959
考上了武汉大学生物系
1964
进入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工作,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1972
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员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
1975
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
1984
与助手发现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经过3年杂交试验,培育出来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
year1998
红莲型组合粤泰A/9311R先后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索马里等亚洲和非洲国家进行试种
year2005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
红莲型中稻新品种“珞优8号”通过了中国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验收、评审,并被确认为全国第三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品种
201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视察工作,对朱英国提出的高产、优质、广适和生态四性均衡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理念给予充分肯定
2016
珞优9348、珞红4A、两优1318等三个组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2017
……
朱英国院士研究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高温、抗病、抗倒伏、需肥量少等特质,主要品种不仅在全国推广,而且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印尼和巴西等十几个国家试种成功。
除培育出许多优良的红莲型雄性不育系外,朱英国院士还培育出马协A、武香A、武金2A、武金3A等马协型雄性不育系;WDIS、8906S、1103S、9759S等光敏核不育系等,为中国的水稻育种事业奉献一生。
纪念 · 朱英国院士
一生甘做 “水稻候鸟”
1959年夏天,从湖北罗田山里到团风码头的山路上,当时才20岁的朱英国和父亲挑着简单的行李行走如飞。在步行了九十多公里后,父子两人登上了开往武汉的轮船。这是朱英国第一次走出大别山,他的目的地是珞珈山。
高考前夕,朱英国只是听说武大是一所名校,但压根就不知道武汉在哪里。能进入武汉大学深造,是青年时期朱英国的唯一梦想。梦想遥不可及,甚至于非常模糊。“为此,我连填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
1959年,朱英国如愿考上了武汉大学,第一次走进珞珈山。“学生时代,我聆听过高尚荫、孙祥钟等老师的讲座和讲课,他们的科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回忆起学生时代,朱英国总是满怀憧憬。
1964年,朱英国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这次初试水稻研究工作,也开启了朱英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秋风乍起,朱英国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五指山下的海南;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就这样,即便成为教授的朱英国依然继续着“水稻候鸟”的生涯,追逐田野的春天。
育成“东方魔稻”造福人民
谁来养活中国人?上世纪后半期,西方曾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杂交水稻在中国普及了,中国响亮地告诉世界:我们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世界作出了贡献。这嘹亮的呼喊中,也有朱英国的声音。
从1972年起,朱英国和武汉大学生科院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稻杂交,1974年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新稻种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梦想没有停止,科研仍在进行。经过多年大海捞针似的寻找,朱英国终于在1984年3月发现了农家品种马尾粘中的一棵不育株。经过三年反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朱英国说。50多年来,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成功地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优质组合。据了解,目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1亿亩,湖北省农业厅已将珞优8号列入全省水稻主推新品种,还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红莲型杂交稻成功走向全国。红莲型杂交稻正进入国际市场。在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等国试种中,红莲型杂交稻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
跃进“龙门”,却选择“农门”
“我对农村和乡亲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大别山跳出,跃进“龙门”的朱英国,最终又走回了“农门”。
海南南繁育种基地,是朱英国每年的必到之处。他说:“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工作决定了我们既要动脑,也要动手,必须到田间去。”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工作也和田地打一辈子交道,朱英国因此被誉为“泥腿子院士”。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如何既提高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品质,还能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性,成了水稻专家们的关注焦点。“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种植水稻品种4.6万余个,现在只种植1000余个,其中面积10万亩以上的仅322个,并且大都是育成品种和杂交种,几乎不再种植原来的老品种。”朱英国说,“作物品种单一和遗传基础狭窄导致人们利用作物的种类逐渐减少。”
“红莲系”逐渐进入专家们的视线,而如何将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老百姓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了朱英国思考的问题。“荣誉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为社会、为农民兄弟们做了真正有益的事情。”朱英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善良,只要你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永远不会忘记你。”
老师执着于科研的奋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感受最深。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代常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导师始终以这种信念为指引要求自己、激励我们。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秦小健
作为多年奋战在杂交水稻新品种培育和科研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专家,朱院士为我国农业经济尤其是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姜星莉
正值善良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他把对科研的追求当日子过。
——朱英国儿子朱新峰
我获得的科研成就,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恩师的教导和团队的合作。
——朱英国
素材来源:中国科学报、中部网、武汉大学官网
制图:农财君
朱老师,永记我心!